如果要數我認為川端康成最光明的小說,我會認為是《美麗與哀愁》。
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愛上16歲少女,但卻無奈始亂終棄。少女懷孕、墮胎、進精神病院,被母親帶到京都重新生活。
24年後,少女成為畫家,收了個女弟子,而男人則把當年的戀愛「𡁻完唱」寫成小說大賣,稿件由知情的妻子來校對,多年來一家三口,諷刺地卻是依賴小說的版稅過生活。
故事以男人想到京都跟舊情人聽除夕鐘聲展開,多年來與老師曖昧的女弟子決定代老師復仇。她先後勾引男人和他的兒子,故事以兒子在琵琶潮的死結尾。
讀川端康成的作品多年了,每部作品讀完後,都會讓我留下難以磨滅的意識之流;《千羽鶴》是痣,《湖》是川,《伊豆的舞孃》是浪點,而《美麗與哀愁》是女性手指和黑彩虹。
在《美麗與哀愁》中,說是背德,基本上沒有人背德,你會發現所有「背德」都獲得包容,隨時間流逝,少女還是愛著當年的一切寂然不動,而動的是慶子和讀者。讀者憐憫著少女音子,也以上帝視點恨著男人,而慶子就剛好是讀者心中的替身。
慶子跟音子學畫,但抽象不抽象,筆法意境光怪陸離,有次她自畫和服上的緞帶,將黑色彩虹綑綁身上。而被綁住的是我們,我們為音子感到不值,認為應該復仇,但又要按事態發展:音子還愛著那男人嗎?慢慢也愛上了小說中的音子,男人奪去的不只是慶子的同性戀對象,不只把老師最美好的青春都冰封在某個時間點上,男人奪去的是讀者悠久的思念和對幸福的期盼。
在《雪國》,在《千羽鶴》中,我反而找不到立足點。
至於情色的運用,那就是後話。川端康成在此小說中用到的宗教意像如佛畫、《維摩經》的火中白蓮,他本人的藝術知識,還有情色的運用次數和範圍,在《美麗與哀愁》中都屬於頂峰:慶子先後勾引父子,只讓兩人各摸一邊乳房,「隱乳」是性的鎖鏈;慶子與老師多次以含吮手指作暗示,最激烈的愛情是咬,未忘男人的音子,隱藏了對女弟子的「痛」。
說到彩虹,也不必是七色,科學上,它可以是五色,也可以是無盡;晚虹沉白,深秋夜雨朦朧。
黑彩虹浮屠下,燒起三昧真火,觀照意識的白蓮。三島由紀夫的結論也不外乎如此,所有的存在藉著彼此在哀愁中融合,「達到一種歡喜」。
此書成於《古都》之前,到《古都》筆風又一轉,可能因為除夕鐘聲,破曉之邪以後,又是新的一年了。